-
健康码(Health Code)本身并不能直接“判断”一个人是否绝对健康,它更像是一个基于特定规则和数据的"健康风险筛查工具"和"通行凭证"。它的核心作用是"评估和标识个人感染特定传染病(主要是COVID-19)的风险状态",以便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(如出行限制、隔离观察等)。
以下是健康码判断个人风险状态的依据和原理:
1. "数据来源 (Data Sources):" 健康码的状态主要依赖于多种数据的汇总和交叉验证: "个人申报信息 (Self-Reporting):" 用户通过官方APP或小程序主动申报自己的健康状况,包括是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疑似症状,是否与确诊/疑似病例有接触史,是否已完成疫苗接种等。 "核酸检测结果 (Nucleic Acid Test Results):" 这是最关键的数据之一。用户需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,并将结果上传或系统自动对接检测机构数据。阴性结果通常表示近期未感染。 "疫苗接种记录 (Vaccination Records):" 记录用户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及接种剂次。疫苗接种是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,因此是健康码状态的重要参考。 "流行病学风险信息 (Epidemiological Risk Information):" "与确诊/疑似/密接人员接触史:" 系统会记录或用户需申报是否与已知风险人群有过接触。举报 -
健康码是怎么判断出来一个人是否健康的?
健康码是指借鉴浙江等地方推行健康码模式,助力分类有序复工复产的经验,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,支付宝基于中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研发的中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。
首先我们来看看健康码的原理。
一旦你用自己的手机扫描了健康码软件,它就会马上调取你使用手机的情况、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、扫码购物的情况,得出你前一段时间的行动轨迹、活动过的区域,然后看你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的行动轨迹、活动区域的重合程度,进而判断出你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。
然后,就会给出你个人的健康码,有三种颜色可能:
绿码:可以通行。
黄码:实施7天隔离。连续7天内健康打卡正常,转为绿码。
红码:实施14天隔离。连续14天健康打卡正常,转为绿码。
所以,为了稳妥起见,还是尽量不要到处乱走,以防进入未知的敏感区域。
举报